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

好了~


「世人都曉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;古今將相在何方?荒將冢一堆草沒了。世人都曉神仙好,只有金銀忘不了;終朝只恨聚無多,及到多時眼閉了。世人都曉神仙好,只有嬌妻忘不了;君生日日說恩情,君死又隨人去了。世人都曉神仙好,只有兒孫忘不了;痴心父母古來多,孝順兒孫誰見了。」《紅樓夢.好了歌》



這個唱詞就是《紅樓夢》中有名的《好了歌》。所謂《好了歌》,含有辯證的味道,用我的話說就是「可知世上萬般,好便是了,了便是好。若不了,便不好;若要好,便是了。」需要注意的是,對《好了歌》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理解,其中的積極成分固然值得我們借鑒,但整個《好了歌》的調子實在是太消極了,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。



自古以來,有溺愛子女的父母,有不孝的子孫,但同時,對子女教導有方的父母還是有的。但是,此話在《紅樓夢》中另有深意。封建社會,個人的獨立意識差,人身依附關係強,當自己生活富貴的時候,自然希望下一代更富貴,可當自己貧困的時候,就更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,希望兒女日後「有出息」,所謂「有了的還想有,沒有的還盼望」。正因為對子女有熱切的希望,所以常常溺愛子女。孰不知,對子女越是溺愛,子女越難成才;對子女越是溺愛,越容易使子女變得不孝。這也算是一種辯證法。

沒有留言: